努克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3年编导艺考省统考文常90个
TUhjnbcbe - 2023/2/21 17:13:00
甘肃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90个梳理

1、电影语言

电影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即电影用以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传递思想感情的特殊艺术语言。巴赞说:电影是一种语言活动。这种说法泛指造成各种电影表现效果的艺术性手段,如摄影、照明、剪辑、音响处理等。

2、视听语言

视听语言就是电影的语言。视听语言就是利用视听刺激的合理安排向受众传播某种信息的一种感性语言,包括各种镜头调度的方法和各种音乐运用的技巧。视听语言包括狭义的视听语言和广义的视听语言。所谓狭义,就是镜头与镜头之间的组合;所谓广义,还要包含了镜头里表现的内容,人物、行为、环境甚至是对白。在广义的意义上讲,所有的影视作品都是由视听语言所书写而成的“影像文章”。

3、造型语言

造型语言是指艺术家用来构成视觉形象,体现创作构思的手段与技巧。各种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刻、建筑、舞蹈、摄影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规律和独特的造型手段,从而形成了不相同的造型语言。

电影造型语言是指电影是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的综合运动艺术,它在各种动态方式中综合了各种视觉造型艺术的手段和技法,如线条、色彩、光效、影调、构图、透视规律、材料结构、空间处理等。电影的视觉造型与电影的声音造型诸因素(音量、音色、音调、运动、方位、距离等等),共同形成了表达意蕴、传递情感、塑造人物的银幕特殊视听造型语言体系。

4、故事片

故事片是指综合文学、戏剧、音乐、美术诸艺术因素,以塑造人物为主,具有故事情节(反映生活)并由演员扮演人物的影片。由演员演出是其区别于其他片种的基本特征。故事片有的取材于现实生活,有的反映历史,有的描写神话或幻想等。世界第一部故事片《月球旅行记》。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等。

5、纪录片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电影的诞生始于纪录片的创作。年法国路易·卢米埃尔拍摄的《工厂的大门》、《火车进站》、《婴儿的午餐》等实验性的电影,都属于纪录片的性质。中国纪录电影的拍摄始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第一部是年的《定*山》。最早的一些镜头,包括清朝末年的社会风貌,八国联*入侵中国的片断和历史人物李鸿章等,是由外国摄影师拍摄的。纪录片又可以分为电影纪录片和电视纪录片。

6、主旋律

主旋律电影指弘扬主旋律和国家意识形态的*治历史和道德伦理片。年3月在广电部电影局召开的全国故事片厂厂长会议上,针对当时电影市场和社会思潮出现的新的矛盾和挑战以及急剧兴起的“娱乐片”大潮,为了坚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在创作指导思想上提出了“突出主旋律,坚持多样化”的口号,推动了革命历史题材影片和讴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的现实题材影片的创作,涌现出如《开国大典》、《焦裕禄》等优秀影片。

7、武侠功夫片

以中国传统武术技艺和曲折紧张的情节场面吸引观众的故事片。又称功夫片、武打片。武侠电影是中国商业电影的重要影片类型。不同年代有不不同的武侠片的代表,如李小龙主演的《精武门》,和后来以拳脚功夫与喜剧结合的谐趣功夫片,以*主演的《醉拳》为代表。新世纪产生了武侠功夫大片如《卧虎藏龙》、《十面埋伏》、《七剑》等,更加推动了武侠在市场中的坚实地位。

8、类型电影

是指按照不同类型(或称样式)的规定要求制作出来的影片,影片创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制片人为他指定的影片类型的基本规定。一般认为西方类型电影有三个基本元素:一是公式化的情节,如西部片里的铁骑劫美、英雄解围;强盗片里的抢劫成功、终落法网;科幻片里的怪物出世,为害一时等。二是定型化的人物,如除暴安良的西部牛仔或警长,至死不屈的硬汉,仇视人类的科学家等。三是图解式的视觉形象,如代表邪恶凶险的森林,预示危险的宫堡或塔楼,象征灾害的实验室里冒泡的液体等。在诸多的影片类型中,最有典型性的是四个类型,即喜剧片、西部片、犯罪片、幻想片。

9、西部片

西部片也被称作牛仔片,主要以美国西部为故事背景,以19世纪下半叶美国人开发西部荒野土地为题材的影片。西部片的故事情节一般比较简单:善良的白人移民受到暴力的威胁、英雄的牛仔或执法者除暴安良。结局几乎总是群敌尽歼,善恶有报。西部牛仔也成为美国人民崇尚的奋力开拓、坚忍不拔、不畏艰险、见义勇为、扶弱凌强的英雄精神的化身。西部片被认为是最能反映美国人的民族性格和精神倾向的影片类型。

第一部西部片是年埃德温·鲍特拍摄的《火车大劫案》。30年代末一大批经典之作产生,其中最著名的是约翰·福特执导的《关山飞渡》。其他经典的西部片还有《红河》、《正午》,代表了西部片在艺术上所能达到的最高水平。

10、歌舞片

由大量歌舞组成的影片。歌舞片是纪录歌剧演出或根据歌剧改编的影片。多由歌唱演员担任主要角色。主要依靠歌唱刻画人物、展开情节。早期歌舞片多为轻松优美、娱乐性强的舞台艺术片。歌舞片突出表演歌唱、舞蹈和音乐方面的艺术成就,故事情节大都比较简单。20世纪20年代美国华纳影片公司摄制《四十二号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风靡一时。年,第一部有声电影《爵士歌王》问世。由于它是一部根据音乐剧改编的影片,故以歌舞为主。

11、恐怖片

以恐怖情节和恐怖气氛贯串全片的影片。多以神*妖异与现实生活中的人发生纠葛的离奇怪诞情节结构故事,以刺激观众的恐怖感。恐怖片实际上是最贴近电影艺术特性的样式。因为电影需要制造悬念,只有悬念才能使观众产生强烈的期待。希区柯克首先发现了悬念对于电影语言的决定性意义。《卡里加里博士》成为有影响的第一部恐怖片。

12、科幻片

以科学幻想为内容的故事片。其基本特点是从今天已知的科学原理和科学成就出发,对未来的世界或遥远的过去的情景作幻想式的描述。如《独立日》,《彗星撞地球》和《后天》等。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是《月球旅行记》。

13、灾难片

以对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的天灾人祸为题材的影片。一般渲染惊心动魄的灾难,以刺激观众的恐惧感,也有的表现摆脱灾难的方法,战胜或躲避灾难的智慧,或宣扬非理性的宗教解救等。灾难片已有很久历史,70年代摄制尤多,如日本影片《日本沉没》。

14、镜头

镜头在影视中有两种含义,一是指电影摄影机、放映机用以生成影像的光学部件,由多片透镜组成。各种不同的镜头,各有不同的造型特点,它们在摄影造型上的应用,构成光学表现手段;二是指摄影机从开机到关机所拍摄下来的一段连续的画面,或两个剪接点之间的片段,也叫一个镜头。为了区别两者的不同,常把一指称光学镜头,把二指称镜头画面。

15、画面

电影画面是指不间断的通过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静止或运动的对象,能表达一定涵义,并能与上下镜头画面进行组接的有可视影像的一段胶片片段。

16、构图

构图指影像的构成,画面中的影像之间的关系和组合,更具体的说是指人、景、物的位置关系以及形、光、色的配置关系。

“构图永远体现构思”。构图是一个思维过程,它从自然存在的胡乱事物中找出秩序。构图也是一个组织过程,是把大量散乱的构图要素组成一个可以理解的整体。

17、景别

景别是指摄影机与被摄影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的被摄体在电影画面中所呈现出来的范围大小的区别。影画面中的主体形象,如人物、景物等等一般被称之为“景”,在镜头景框和焦距固定的前提下,取景距离的变化会形成远近大小不同的各种画面,这些不同的画面就叫景别。

18、远景

远景即镜头相对被摄对象来说距离位置最远的景别,表现广阔空间和场面的景别。

这类镜头画面开阔,景深悠远,如自然风光、大规模的群众场面等。一般用来表现大自然的氛围、地形地貌、山河的走向、广袤原野的神韵、天地合一的气势以及宏大的社会环境和生活场面。因此镜头时长一般较长,以便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对画面的丰富信息做出反应。

19、全景

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的景别。全景镜头比远景镜头更贴近人物可及的活动空间和场面。

全景中一般包括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和环境的交代,因此对于影片的一个场景来说,是由全景确立其空间关系和其它影像元素的总体基调。

它表现成年人的全身或场景全貌,它在视觉上给观众造成的印象,就如同在剧场里观看舞台表演,可以使观众看清楚人物的形体动作和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20、中景

表现成年人身体膝盖以上或场景局部的景别。中景可以使观众清楚地看到人物的造型、动作、运动或者一部分场景的设置,从而交待人物之间、人物和场景的关系。

中景镜头将银幕空间和整体降到次要地位,它重视情节和动作,往往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或场景的局部,重在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所以说,中景镜头是一个叙述性很强的景别镜头。一些重要的动作造型、人物之间的关系,大都运用中景镜头予以表现。

21、近景

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或与此相当的景物局部的电影画面,其面积占画幅一半以上的景别。

近景也是日常化的视点。它所表现的已不是人物的形体动作,而是透露人物的心理活动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剧情之中,产生与剧中人的感情交流。

22、特写

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头像或某些对象细部的电影画面。

“特写”是从文学中借用的概念,其意为细小局部的特意描写。特写镜头的功能在于对某些事物的细部加以选择放大。在特写中,环境几乎完全隐退,而只保留创作者刻意突出的观看主体。当表现人物时,特写可以把人们难以观察到的细微表情和心理活动清晰地传达给观众,从而达到刻画人物、烘托情绪、推进情节等目的。这种镜头能将演员细微的表情和某一瞬间的心灵信息传达给观众,

23、标准镜头

是用40—50毫米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接近于人眼的正常感受,视角相当于人眼的最清晰视野,因此被称为标准镜头(即常用镜头)。用标准镜头拍摄,所获得影像与原来的客观物象有更逼真的还原程度。因此这是电影使用最多的一种镜头。

24、长焦距镜头

指焦距大于50毫米,可以把距离很远的景物处理成近景的镜头称为长焦距镜头(即窄角镜头)。运用长焦距镜头拍摄的画面,视角窄,景深范围小,包容景的的范围也小,它等于将景物拉近,压缩了纵深方向物与物之间的距离。

25、镜头运动

镜头相对被摄对象的位置变化(包括镜头和整个摄影机两种情况)叫做运动镜头。摄影机的运动是电影家发挥艺术创造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其主观情绪介入的重要方式。运动镜头的轨迹、速度、方向等,在特定情境中意味着一种目的、情绪或时空的组合方式。镜头的运动能产生韵律和美感,具有极强的艺术创造力和表现力。

运动镜头包括推、拉、摇、移、跟五种基本形式,

26、推镜头

推镜头是指拍摄对象不动,摄影机由远而近朝对象推近,使画面呈现为由整体到局部、由分散到集中,其作用是突出主体,使所要强调的人或物从整个环境中突现出来。

推镜头用到影片开始的部分,能渐渐把观众引入故事的特定情境,使其沉浸其中,悬念大师希区柯克的代表作《蝴蝶梦》开头就用了一个推镜头。

27、拉镜头

拉镜头的方向与推镜头正好相反,摄影机向后退,这样可使画面产生逐渐远离被摄主体或从一个对象到更多对象的变化。拉镜头的特点是渐次扩展视野范围,并能在同一镜头内逐渐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造成悬念、对比、联想等艺术效果。由于拉镜头是从点到面的变化,所以它侧重描写人物所处的空间环境。

28、摇镜头

这种运动镜头是指在摄影机位置不动的情况下,机身进行上下、左右甚至旋转式摇动的运动镜头。这种镜头的运动方向可与被摄主体的方向相同,也可相背,画面均呈现出动态构图,它逐一展示、扩展景物,产生巡视环境、表现动作、揭示动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以及烘托情绪与气氛等多种艺术效果。

29、移动镜头

指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运动方向垂直或成一定角度,通过移动摄影机拍下的运动镜头便称为移动拍镜头。移动镜头多为动态构图,它能使画面的构图不断变化,各种人物和景物不断展现,这样便于交待和叙述,因而是电影摄影的重要造型手段。移动镜头在使用中可以使观众跟着人物一起行动,并能感受到人物的所经所历。

30、跟镜头

当摄影机的拍摄方向与被摄体的运动方向一致或完全相反,且与被摄体保持等距离运动的镜头成为跟镜头。跟镜头有利于展示人物在各种动态中的动作造型和心理状态。如曾获柏林电影节艺术贡献银熊奖由李杨执导的影片《盲井》中,当宋金明和唐朝阳在集市上突然发现他们谋财害命的摇钱树——元凤鸣失踪了时,便发疯似的在集市上四处寻找,影片此时采用长镜头跟拍,不仅完整地记录了二人寻找的全过程,而且人物的急切、焦灼、懊恼的心情地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跟镜头有推、拉、摇、升、降、旋转等跟拍形式,可根据影片人物造型或内容的不同需要加以选用。

31、角度

摄影机三脚架的活动底座使镜头可以上下左右活动,这就使镜头与水平之间形成不同的夹角,产生不同的性能。

32、平视镜头

指与水平持相同角度,接近于常人视线的感受的镜头,它可以使观众产生真实、平稳、庄重的感觉。这种镜头角度是电影最常见的。

33、俯视镜头

指低于水平角度,朝下俯拍的镜头。这种镜头能使人或物的体积压缩以至于形状奇异,常用来表现遭受危险或威胁的情况。俯视镜头如果垂直朝下俯拍,称为“顶摄”,在歌舞片中运用较多。

34、仰视镜头

指高于水平角度、朝上仰拍的镜头。这种镜头能夸大物象的体积,常用来表现人物或景物的高大、威严、壮观等。也有像《城南旧事》那样,以大量的稍稍仰视的镜头模仿女主人公英子作为一个小孩的视角,使影像呈现出孩童眼中的世界这样一种特点,这是一种别具匠心的处理。

35、视点

镜头的视点指的是镜头所模拟的观察者的视野,视点影响着电影的述说方式,它通常涉及叙述者从他的立场对故事中的因素进行选择。可以分为下面几种:

36、客观镜头

也称中立镜头,即客观描述人物活动和情节发展的叙事镜头,一般是指从旁观者的角度所看到的景象和事物,或者是从导演艺术构思的角度来叙事和表现的一种镜头。它可以使人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最大限度地发挥观众自己的判断力,不由自主地参与剧情的发展。这种镜头是电影镜头组成的主要成分,为导演大量运用。

37、主观镜头

是以摄影机镜头代表影片中某一人物的眼睛,直接摄取的当时目击的景象,或者让镜头与所代表的人物当时的思想和行为相结合,使镜头本身代表角色参加表演。它能使观众进入剧中,无形中使自己处于剧中人物的位置,直接感受到剧中人物的活动及情绪变化,带来更逼真地介入感。

38、正、反打镜头

它模拟剧中人对话时各自的视点。一般表现为从听话人的视点观看说话人,并因此不断变动对话双方的视点。这种镜头可以是不出现听话人,而以听话人的视点看说话人的主观镜头;也可以是框住听话人的肩部或头部,从听话人背面看说话人的客观镜头。如《花样年华》苏丽珍与周慕云第一次在饭店约会互相试探对方虚实的一场戏,就使用了正反打镜头。

39、空镜头

又称景物镜头,指影片中作自然景物或场面描写而不出现人物(主要指与剧情有关的人物)的镜头。它在提供银幕视觉信息上有重要作用。它在银幕时空的转换和调节影片方面有独特作用。

40、切换

又称为“切”,凡不用任何光学技巧如“化”、“划”、“淡化”之类的手法作为过渡,直接由一个镜头转化成另一个镜头,或由一场戏转换成另一场戏,均属于切换的范畴。

用切换的方法,可以实现镜头的直接转换,省去许多不必要的过程,增加影片的容量,观众也可以在视点不断变化中获得对剧情形象的全面了解,使之显得节奏紧凑、对比强烈、简洁明快。

41、淡入、淡出

合称淡,指画面的渐显、显隐,是一种舒缓渐变的连接两个镜头的手段。画面由明转暗,以至完全隐没,为淡出;画面由暗转明,以至完全清晰,为淡入。

淡也是电影中表示时间空间转换的一种技巧,常以此分割时间、空间,表明剧情段落。它节奏舒缓,具有抒情意味,带有浓郁的情绪色彩。

42、化出、化入

合称化,又称“溶出、溶入”,也是电影中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和深化情绪的方法之一。它的表现形式是前一画面渐渐隐去(化出)之前,后一画面即已开始渐渐显露(化入),两个画面同时重叠隐现。

这对于时空的自然过渡,造成前后联系的感觉,具有重要的作用。这种手法比较含蓄委婉,可以产生深化人物情绪的氛围以及柔和、抒情的效果。

43、划入、划出

合称划,也是电影中表示时间与空间转换过程的技巧之一,即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将两幅画面衔接起来。一般的作法是“滑移”,使后一个画面从前一个画面上轻轻划过,完成前后交替与场景的转换。

这种手法可以造成爽利、明快的节奏,给人以平行发展的印象,加强镜头之间的对列关系。

44、长镜头

长镜头是指在一个统一的时空里不间断地展现一个完整的动作或事件的镜头,它往往用一个比较长的镜头(在30秒~10分钟之间)连续地对一个场景或一场戏进行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以保持被摄体所处时空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它通过连续的时空运动把真实的现实自然地呈现在屏幕上,形成一种独特的纪实风格。--年,英国导演弗拉哈迪拍摄的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更是被公认为早期长镜头摄影的经典之作。

45、固定长镜头

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称固定长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年初发行的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

46、景深

所谓“景深”,就是根据特定的焦点和镜头口径,由所摄镜头的前景延伸至后景的整个区域的清晰度。

47、景深长镜头

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这样的镜头称景深长镜头。例如拍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

48、运动长镜头

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

49、蒙太奇概念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原为建筑术语,意为“构成、装配”,最早作为电影术语指“组接、构成”,引入电影之后特指电影镜头的剪辑与组接。它的作用首先是建立影片中时空关系,进行叙事,其次,可以通过镜头形式或内容的对立统一来抒情、表意。

随着电影形态的发展,蒙太奇逐渐成为电影创作最基本的艺术方法和思维方式,被认为是电影艺术的基础。

50、叙事蒙太奇

叙述蒙太奇是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内在联系、时间顺序,把不同的镜头、场面和段落连接在一起,叙述一个情节,展示一系列事件的剪接方法,一般情况下要求逻辑连贯清楚。它着重于动作、形态及造型的连贯性,是影视剪辑中最常用的形式。一部影视作品中绝大部分都是连续构成。叙述蒙太奇又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分叙等几种。

51、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又称并列蒙太奇。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并行表现,分别叙述,最后统一在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中,或两个以上的事件相互穿插表现,揭示一个统一的主题,或一个情节。这几条情节线,几个事件,可以是同时同地,也可以在同时异地,还可是不同时空里进行。例如,《*同伐异》中四个故事的交替表现。

52、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即“交叉蒙太奇”,是指将同一时间内、不同空间发生的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分成许多片断,交替出现在银幕上,以造成紧张气氛。交叉式蒙太奇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其中一条线索的发展往往影响另外线索,各条线索相互依存,最后汇合在一起。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

53、表现蒙太奇

是指以镜头对列为基础,通过相连或相叠镜头在形式上或内容上相互对照冲击,产生单个镜头不具有的丰富含义,表现某种情感、心理或思想。其目的不是叙述情节,而是表达情感和揭示意义。

54、抒情蒙太奇

是一种在保证叙事和描写的连贯性的同时,表现超越剧情之上的思想和情感。让·米特里指出:它的本意既是叙述故事,亦是绘声绘色的渲染,并且更偏重于后者。意义重大的事件被分解成一系列近景或特写,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捕捉事物的本质含义,渲染事物的特征。最常见,最易被观众感受到的抒情蒙太奇,往往在一段叙事场面之后,恰当地切入象征情绪情感的空镜头。

55、隐喻蒙太奇

指通过镜头或场面的对列引导观众进行类比,含蓄而形象地表达某种寓意或事件的某种情绪色彩;这种表现手法在美学上的特征就是利用巨大的概括力和简洁的表现手法相结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形象的表现力。

56、心理蒙太奇。

指通过镜头组接或声画组合展示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以及被心理活动主观化的外部世界。这种表现技巧是通过镜头组接,直接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如人物的闪念、回忆、梦境、幻觉以及想象等心理甚至是潜意识的活动,是人物心理造型表现。这种手法往往用在表现追忆的镜头中。

57、对比蒙太奇

指通过镜头或场面、段落之间在、内容上或形式上的强烈对比,产生互相冲突而又互相强化的效果。这种蒙太奇表现手法就是在镜头的内容上或者形式上造成一种对比效果,给人一种反差感受,也是内容的相互协调和对比冲突,用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寓意或者对话所表现的内容、情绪和思想。

58、理性蒙太奇

是指通过在画面之间建立关系来传达特定的抽象思想,从而引发观众的理性判断与思考。所谓“理性蒙太奇”,

在其影片《十月》中,爱森斯坦全面实践了他的理性蒙太奇原则。《十月》的目的不是旨在重述历史事件,而是要说明当时*治斗争的特点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背景,所以影片所要表达的重在爱森斯坦对此的认识而不是它的59、声画合一

“声画合一”又称作“声画同步”,指镜头中声音来源位于画面中,观众听到声音信息的同时也看到声源的影像信息,两种信息的传播同步完成。最早的有声片采用的就是声画合一的方式,说话者、演唱者音容同在,非常便于观众的信息接受。“声画合一”是指镜头声音所负载的信息和画面呈现的信息在内容上和情绪基调上保持着一致。这也是大多数镜头、大多数影片采用的基本类型。

60、声画分立

又称作“声画分离”是指声音和发声物体不在同一画面,声音是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观众在这个镜头里听到声音信息并非来自看到的影像信息,这时,观众必须对两种信息进行“加工”才能够完成正确的接受,而不至于产生困惑。和“声画合一”相比,“声画分立”在接受时更有难度。

61、声画对位

声音和画而形象分别表达不同的内容,从不同的方而说明涵义。这种声画结构形式,叫声画对位。声画对位是一种声面结合的蒙太奇技巧。声音和画而形象各自独立,而又互相作用,刨造出一种画面和声音的交响乐式对位。“声画对位”则是指镜头中声音所负载的信息同画面呈现的信息在内容上或情绪基调上不一致,甚至正相反。

在整部作品中,“声画对位”的部分只占很少的比例,但是往往带来很强烈的审美效果。这主要是因为两种信息的背离给观众接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落差,印象格外深刻。同时,音画对位还在一定程度上对观众的理解造成障碍,观众必须动用自己的理性思考能力才能了解创作者的意图,一旦解决了理解障碍,情绪上受的冲击反倒更大,获得更高的审美快感。

62、电影时间

由蒙太奇造成的电影时间,不同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根据拍摄总规划,在导演意志的支配下,被表现对象、事件在银幕上的或详或略,镜头外理的或长或短,就可以使被表现对象和事件在银幕上的时间显得比在实际生活中所占的时间更长或更短。

63、电影空间

采用蒙太奇手法把摄影机在各个不同地方拍摄的镜头连接起来,构成一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新空间,这种新空间就是所谓的“电影空间”。

64、复合时空

交错穿插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时空称为“复合时空”。复合时空在表现生活时,可以让时间、空间相当自由地切跳、或延长、或静止。将过去、现实、未来、幻觉等几种时空交炽在一起,这样可深入地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渲染情绪,加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65、对白

“对话”又称“对白”,是指剧情中人物之间用语言相互交流,和现实生活中的对话相比,它是一种在创作意图下被“设计”出的语句,具有很强的动机。对话要服从于画面,富有动作性。

66、画外音

根据《电影艺术词典》的解释,画外音指的是:“声源来自画面外的声音,可以是人声,也可以是音乐、音响效果。”在电影画外音中,人声部分实际上包括旁白、心声、解说等好几类。

67、旁白

是电影独有的一种人声运用手法,由画面外的人声对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的心理加以叙述、抒情或议论。通过旁白,可以传递更丰富的信息,表达特定的情感,启发观众思考。旁白也是画外音的一种。

68、独白

又称“内心独白”,从技术上看,声源来自画外,而从叙事上则是来自画面中某个人物的内心,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披露。独自是与之同步的画面中某个人物“发出”的,表现该人物此时此地的内心活动,这就要求影像造型的各种要素和独白的内容以及情绪基调相互配合。

69、解说

解说是电影中以客观叙述者的身份直接用语言来交待、介绍剧情或发表议论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新闻纪录片和科教片中运用最广泛。由于解说的交流对象是观众,因此在表达作者的态度和愿望时,其观点往往十分明确,语句相当精炼,多是随着画面的景别、节奏、情绪变化而变化。

70、自然光

即指在借助自然光源的同时,利用照明器械及手段进行加工所呈现的自然形态的光线效果。自然光效并非自然光,而是特指强调真实和自然情调的用光观点,是一种审美的追求。

71、塑型光效

有人也称之为戏剧光效,但也有人认为二者并不完全相同。它由舞台光演变发展而来,即运用照明手段达到特定的戏剧或绘画造型意图的光线效果,实现对于人物性格和环境气氛的塑造。这也是一种审美的用光观点。

72、外景

所谓外景,则是被拍摄的人物与环境在室外,由自然光旧光、天空光)照明的场景。

73、内景

内景则是在摄影棚、演播室内,用人工光(电光源)照明拍摄的场景。

74、直射光

自然光中的直射光主要是指直射的太阳光;人工光中的直射光主要是指大功率的回光灯、聚光灯、摘钦灯等。

75、散射光

自然光中的散射光,主要是指散射的太阳光(天空光)、地面及周围环境对阳光的反射形成的散射光、阴天时天空的散射光。人工光中的散射光,主要有小功率的聚光灯、散光灯、碘钨灯等。

散射光的光质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76、顺光

光源的位置和摄影机的位置都在被拍摄对象的一边,并且被摄对象、光源的位置和摄影机形成一条直线,这种光的照射方向在画面中形成的光效叫顺光。顺光可将被摄对象普遍照明,同一景物没有明显的明暗贯差,光照均匀柔和。

77、侧光

光源的位置在被摄对象的侧面,而摄影机的位置在被摄对象的前面,光源的位置、被拍摄对象、摄影机三点的连线,形成大于0度小于度的角,这种光的照射方向在画面中所形成的光效叫侧光。

78、逆光

光源的位置和摄影机的位置分别位于被拍摄对象的两侧,三者之间处于一条直线上,这种光的照射方向在画面中所形成的光效叫逆光。逆光照时,光源的高度一般都高于被摄体。由于逆光光源照射方向与摄影机拍摄方向相对,被摄体完全处于逆光照明的阴影中,只勾划出了它的轮廓形态,被摄体的周围有明亮的轮廓线条把它与背景分开,使画面具有较强的空间感。

79、顶光

顶光是指从被摄体顶部,从上往下照射被摄体的光线。顶光的光源位置,一般是在被摄体的正上方,它与被摄体、摄影机成90°垂直角度。

80、脚光

脚光是从被摄体的下方,从下往上照射彼摄体的光线。脚光指在拍摄影视画面时,用人工光放在地面,或用反光板向上反光照明被摄体。

81、主光,

又称“塑形光”,主光是画面中作用于被拍摄对象的主要光线,也是一个场景中的主要光源。主光一般都是直射光,有明显的光的投射方向,当主光被处理成侧光时,可以在画面中在被摄对象上形成明显的受光、背光和投影,使画面形成一定的明暗效果对比。

82、辅助光

辅助光是画面中辅助主光照明,帮助主光造型的光线。辅助光在多数情况下是散射光,用来减弱画面中因主光的作用而产生的粗糙的阴影,减低画面内亮部和暗部的反差,使画面中的影调显得柔和细腻,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83、轮廓光

又称“隔离光”,在影像画面中,轮廓光主要用来勾画画面主体的部分或全部外沿轮廓,使画面中明暗之间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轮廓形式显现出来。轮廓光把主体与背景分离开来,造成更多的层次,增加形象的立体感与画面的空间感,使主体更加突出。

84、背景光

又称“环境光”、“气氛光”背景光主要是用来照明被摄体所在的背景及其周围能够拍摄到的环境。它主要是用来衬托被摄主体,使其更加鲜明突出,也可以起到渲染气氛或表现主体周围环境的时间与地点等特征的作用。

85、修饰光

又称装饰光,装饰光主要是用来加强或修饰被摄体的某些细节或局部,以使其更加突出。有时,也用来消除被摄对象表面的一些小缺陷。装饰光包括服装光、道具光以及人物的眼神光等。使用装饰光可以美化画面,使之更加生动悦目。装饰光常用一些小功率的聚光灯,或方向性较强的反光板来照明。

86、色调

电影画面中的色彩基调,又称色调,简单地说,是指在一部影视作品中,以一种色彩为主导,画面所呈现的色彩倾向。色调是形成具体的影视画面的视觉效果的基础,直接或间接地传达出影视作品中一个画面、一个片段或整部影片的画面风格。

87、暖色调

色调包括暖色调与冷色调。暖色调是给人以温暖感觉的颜色,包括红色、橙色、*色、粉红色、褐色。

88、冷色调

色调包括暖色调与冷色调。冷色调给人以凉爽,清凉感觉的色调,包括青色、蓝色、紫色、灰色和绿色。

89、局部色相

为了表现主题刻意赋予某人物(往往是他们的服饰)或某物以特殊的色彩,画面中某一具体物体的颜色。如一朵红花,一件女人的白裙等等。如《黑炮事件》中的红色雨伞、红色出租、红色桌布……

90、影调

影调是电影画面色彩关系与黑、白、灰关系的一种视觉感觉和整体的效果。影片的影调,是影片总体视觉风格的表现形式。影片的影调,表面上是影片的整体明暗关系,最终反映出来的是影片的视觉形象风格的整体感觉和影调的整体感觉。

50套模拟试卷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编导艺考省统考文常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