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克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专访刘汉祥童真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
TUhjnbcbe - 2022/11/18 21:32:00

他的作品被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他是如何获得创作的灵感,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他又是如何创作出“深刻又有灵性”的纪录片?上周日,我们对三部儿童题材纪录片:《马兰的歌声》、《少年·少年》和《夏日流动影院》的导演刘汉祥进行了专访。

专访第四期《刘汉祥:童真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

采访手札

采访一开始,刘汉祥导演就不断强调「我拍儿童纪录片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怀,是巧合」「我至今仍觉得我不会拍纪录片」「要怎样拍好纪录片呢?没有人能给我合理的答案」。但随着交谈的慢慢进行,我开始理解他所说的纪录片需要「深刻又有灵性」,也慢慢看到他心中的丈量的那把「尺」。

广州纪录片节:

你说“纪录片人要保持愤怒,直面现实独立思考,才能创作出深刻又有灵性的作品。”我可不可以把“深刻又有灵性”理解为你对你的作品的要求?

刘汉祥:

“是的。但我认为所有的艺术创作都应该是这样的,保持对现实的深度观照。我现在对纪录片有一个自己的认识,我觉得真实是骨头,情感和故事是血肉。其实在现在的很多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到骨头和血肉,但缺少了一个东西——诗性,诗性是灵*。我们现在很难看到有灵*的片子,这是我自己想努力实现的。我说的灵*,是指的个人表达,作者电影。”

广州纪录片节:

你在微博中写道:“纪录片创作最怕聪明人,人一聪明就容易犹豫,犹豫就失去力量。”为什么这么说?

刘汉祥:

“其实把这句话用做任何一个行业、领域都可以。做任何一件事件都不应该“聪明”,以为一旦“聪明”,大家就会权衡利弊,权衡得失。人最大的问题就是选择,如果你认定了你选择的事情就应该去做。”

广州纪录片节:

你为什么说你无权评价其他作品?

刘汉祥:

“我说我没有权利评价他人的作品,是因为我不是学纪录片专业出身,事实上,我并不知道应该如何专业地去做纪录片。后来,做了这么多年后,我才发现,纪录片没有规则。从世界第一部纪录片弗拉哈迪的《北方的纳努克》,我们就一直在探讨纪录片的真实性,但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电影一直在发展,每一代年轻人都在不断突破电影的创作形式。”

广州纪录片节:

你觉得目前纪录片人的生存状态如何?

刘汉祥:

“我之前做影展初审评委时,大多是看青年人的作品,半个多月看了一百多部片子。我能从很多青年人的片子中,联想到自己二、三十多岁时的样子,因为我当时做《马兰的歌声》时也就二十三岁。想到自己当时是如何做这部片子,如何解决各种困难。我还是秉持一个比较保守的态度,我觉得只要是真诚的,我都喜欢。我们收到的很多作品都来自于独立导演,他们不属于任何机构。我很尊重他们个人的表达。”

广州纪录片节:

目前独立纪录片导演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刘汉祥:

“资金一直是独立电影创作中最大的问题,但是我觉得,我们这一批年轻导演是时候创作一批更多元化的、更具有个人表达的作品。我们还是要从不同的角度发出不同的声音,这是非常重要的。”

广州纪录片节:

以你拍摄纪录片和刚刚身为人父的经历,你认为大人应该为孩子提供怎样的成长环境呢?

刘汉祥:

“我的孩子刚好两个月了。在教育方面,我不太想过多地干涉。我们总是在说教育,设想自己的孩子未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此,我是悲观的。我认为,父母是什么样的人,孩子也会成为那样。如果你想改变孩子,你首先得改变自己。”

刘汉祥的纪录片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儿童影视稀缺的遗憾。他跟踪拍摄过很多孩子,其中大多数都是农村的儿童,父母在外务工。但他从来不说自己是在拍留守儿童,他觉得这是个让人十分不舒服的标签。

从他的纪录片和这次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在不断努力把这层标签撕下,也刻意保留了孩子最私密、最敏感的部分未对外公开,他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底线,遵循着那把「尺」。

剪辑|朱依琳

编辑|卓文婷于爽

1
查看完整版本: 专访刘汉祥童真是我创作的灵感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