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克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最矛盾海岛八成地表被冰雪覆盖,中国农民成
TUhjnbcbe - 2022/8/8 17:45:00

对于人类而言,森林面积的大小代表了城市的绿化水平和空气质量,因此,越是发达的国家越要种树,哪怕迪拜等中东国家一棵树花费几万美元也要种。如果说有这么个地方,万平方公里全部是苔原气候,数十年只种活了多棵树,那该有多可悲?

格陵兰岛,以万平方公里面积拿下“世界第一大岛”称号的同时,还拥有着无数个“世界第一”:全球唯一全苔原气候的海岛;世界上冬季最为漫长(一年八个月以上)的有人居住区;冰雪覆盖率最高的地方(80%);全球居住密度最低的地区(每一千平方公里约28人居住);森林覆盖率也是全球最低,比迪拜等沙漠国家还低。

实际上,格陵兰岛并不缺绿色,甚至“Greenland”在丹麦语里原本就是“绿色土地”的意思,这也让无数科学家对格陵兰充满了好奇,甚至在岛上使用了最高科技的红外绘图设备,最后得出格陵兰超过80%冰盖下面都长满了苔原藓草,也就是说,这座全球最大的海岛也是“名副其实”的“绿色”海岛。

值得一提的是,格陵兰冰盖的平均厚度达到了米,北半球最大的冰川也在格陵兰境内,冰体面积更达到了万平方公里,最厚的地方甚至有米。那么,冰雪这么厚的地方又如何变成苔原气候呢?

追溯格陵兰岛形成的原因或许能解答这些问题:38亿年前,原本是海底大陆的格陵兰岛在板块挤压下突出地表,随之将大量海底生物以及腐烂物暴露在空气中,在高纬度的寒带气候下迅速结成冰盖。而南部沿海则因为海洋暖风影响没有全部结冰,形成了如今“南绿北冰”的罕见现象。但格陵兰岛的气候依旧是全年严寒,极少部分沿海地区的夏季有零上温度,其他区域基本都在-10℃以下。

别看格陵兰岛没有冰盖的地方都是一片绿油油的,实际种树的话却非常困难,除南部纳萨尔苏瓦克地区有近千棵冷杉成活外,其他区域就再也见不到这么大的“森林”了。这还是格陵兰岛最著名的植物学家花了20年才改良并成功成活的超抗寒树种。然而,如今整个格陵兰种活的冷杉依然没有超过棵,这对于人口超过7万人的格陵兰岛而言,属于一种“人生的缺失”,也因此被游客戏称为“最矛盾的海岛”。

在格陵兰旅行,几乎每个游客都会尖叫两次,一次是面对浩瀚无际的冰原发出惊叹的尖叫声,另一次则在海岸边看到五颜六色的小木屋与绿草丛生的搭配,这几乎可以说是一种“颠覆思维”的落差,尤其是这些冬季被大雪覆盖一米厚度的草植,冰雪消融后又是一片绿意盎然。这也是格陵兰存在的另一个矛盾,处处充满了未知与差别。

作为一个与世无争且人口稀少的海岛,格陵兰的渔业资源几乎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当地人对海鲜的感觉就犹如中国人早餐喝豆浆吃油条一样随意,哪个格陵兰人要是说“想吃海鲜”肯定会被耻笑,因为大部分海鲜价格都很低。但格陵兰人对蔬菜的渴望就犹如内陆人对海鲜一样,生命力比蔬菜强出无数倍的各种树都种不活,脆弱的蔬菜自然更难生存,这也是格陵兰不得不从丹麦大量进口高价蔬菜的主要原因。

但格陵兰种不活蔬菜的“诅咒”却被中国人打破了,来自中国蔬菜之乡的山东农民兄弟张克张强(音译),因缘际会来到格陵兰首都努克的一家温室蔬菜培育中心担任园丁,由于温室蔬菜与老家蔬菜的口感相差甚远,让兄弟两人萌生了自行培育户外蔬菜的念头。格陵兰大学听闻后,在师资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仍然派出3名植物学教授以及大量资金予以扶助,让张氏兄弟成功培育出了格陵兰第一批纯户外种植的抗冻白菜,如今更增加了花菜萝卜南瓜等多种蔬菜。

虽然成功种植绿叶蔬菜,但张氏兄弟却没有居功自傲,反而低调到连媒体都只知道他们是“中国张”,经过短暂思量后,兄弟二人决定将种植方式以及要点都传授给愿意种植蔬菜的格陵兰人,结果引起首都努克一大波“良田开辟潮”,几乎有空的努克市民都会在门前屋后开垦一小块空地用来种植“中国张-蔬菜”,实在不适合种植的土地就用模板隔离,然后从培育中心运土回来也要种......毕竟,格陵兰的白菜价格比龙虾都要贵。

如今在努克地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中国张”,但兄弟二人却几乎不再接受采访,也只有中国游客前来参观的时候才会出面招待。或许,这就是低调又“爱吃”的中国人,走到哪儿都能自力更生并且创新到令人刮目相看的程度。

1
查看完整版本: 最矛盾海岛八成地表被冰雪覆盖,中国农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