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载《山西画报》(中旬)年第02期
郭天印,年生,山西沁源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迄今为止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大宋三杰》《郑成功》《中国战友》《太原保卫战》《沁源围困战》《美利坚大崩溃》《航空母舰北京号》等,传记文学《狄仁杰传》,报告文学《长江支队》,学术专著《读史品诗》《四书五经经典故事》等以及电视连续剧《沁源围困战》,电影《云上日出》等,共计万字。
1
郭天印,一位从长治沁源走出去的作家、学者。他擅长以艺术的手段再现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郑成功、苏东坡、司马光、王安石等。他创作出版有万字的作品,长篇历史小说《太原保卫战》《大宋三杰》《郑成功》《铁血战*》,长篇历史人物传记《狄仁杰传》,学术专著《四书五经经典故事》《流血的*治与不流血的战争》《读史品诗》,报告文学《蓝光曲》《长江支队》,战争幻想小说《美利坚大崩溃》《航空母舰北京号》《远东虎在行动》,反映复转*人生活题材的长篇小说《中国战友》。
2
走近郭天印,绕不开的是他的作品。
先说《狄仁杰传》。郭天印笔下呈现的狄仁杰不只是传统认知中的“超级侦探”,更不是影视剧中常说“元芳,你怎么看”的那一位。郭天印搜集到了许多正史中不曾记载的历史资料。狄仁杰,既是与房玄龄齐名的大唐名相,又是开元盛世的奠基人;他是武则天的“消防队长”,也是大唐优秀的“组织部长”;他是高明的医者,救死扶伤,也是杰出的*事统帅,70岁还挂帅出征并凯旋而归。狄仁杰,作为国家大法官,他铁面无私,甚至连皇帝求情也敢不给“面子”。在他走过的地方,仅百姓为其所建的生祠就有四处。作为济世安民的清官,狄仁杰是标准的“四清”干部——清廉、清正、清明、清醒。作为*治家,狄仁杰的重要性更体现在他的远见卓识。正是由于他的劝说,武则天才找回了被她囚禁达23年之久的太子李显,从而保证了整个王朝顺利回归李唐。正是由于他的存在,才能够为大唐培养和保留了张柬之、宋璟、姚崇这样一批不世之才,这些人也不负恩师重望,成为恢复李唐和开元之治的功臣,为大唐留下了贞观之治后的又一段辉煌。
大美太行 韩志宏/摄
在创作《狄仁杰传》一年的时间里,郭天印拒绝了许多稿约,回绝了许多聚会,天地三尺间,电脑一台前,是他与狄仁杰神交的世界。历史融于他的呼吸,他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穿越时空,他与狄仁杰进行了无数次的心灵对话。
于郭天印来说,历史和文学恰如一对孪生兄弟。历史给予文学思考的厚度,文学将历史提升至一个高度。历史与文学相遇,不是一条河流与另一条河流的汇聚,而是天空与大地的对接,那是一个“天似穹窿,笼盖四野”的宇宙,创世纪正从文学与历史握手的轰然时刻开始,时间从远古的远古滴下第一滴水珠。
一个怎样的人可以把历史与文学融于一身呢?读书,写作,郭天印的故事需从头说起。
郭天印小的时候,父亲在省城工作,小学郭天印在太原就读,他的家在教场巷附近。那时,教场巷街头有不少小人书书摊,各种各样的小人书,一分钱一本,常客还可以优惠。和那个年代的绝大多数孩子一样,小人书是郭天印的启蒙读物,他沉醉在浓厚的书香中,一本接一本的读小人书,幸福而快乐。后因父亲工作调动,一家人随父亲回到了故乡长治市沁源县交口乡正中村。
山村里的书籍没有省城丰富,更没有小人书书摊。可是,村里人是朴实的,他们没有文化,但是他们向往文化,尊重文化人,有书从不私存。刚回村的那年春节,一位曾经上过师范学校的邻居到郭天印家串门,言谈之间,他问郭天印想不想看书。他说,太想了啊。那位邻居当时就回家把两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拿来了。那时学校已经开始推广简化字,而这本书是竖排繁体版,很多字小天印根本不认识。然而,什么也不能斩断郭天印的读书情结。面对至少一半以上的生字,少年郭天印硬是查字典,用半年时间把《三国演义》读完了。
阅读狄仁杰的故事也是在小学,那年郭天印9岁,他迷恋上了狄仁杰,一颗种子就此埋在了他的心中,此后只要有机会他就搜集狄仁杰的资料,50多年初心不改,积累了大量关于狄仁杰的传说与故事。年,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心愿,写成了《狄仁杰传》。
写作与读书是分不开的。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郭天印都一直没有停止读书。高中毕业,郭天印回乡当了村干部。上任前,村*支部书记问他有什么要求时,他提出在村里建一个图书室。建图书室的方法很独特,除由村大队出资新购部分图书外,主要由村里的青年干部带头,先把自己家里的书奉献出来,供大家分享,同时村里有书的人也都把自己的书拿到图书室,供大家借阅。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中国农村,一个乡村图书室就这样建成了。
当时,郭天印有藏书一两千册,有父亲买的,有大哥从太原带回来的,也有他自己想方设法到旧书市场淘回来的。
两年以后,郭天印离开了村子,那些摆在图书室的书有些翻烂了,有些页码丢失了,但作为图书,这上千本书却一本也没有丢失。
3
读书,为了什么?那时的郭天印仿佛是模糊的,他只是爱读书,舍不下,一直走在读书这条路上。书山有路勤为径。他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努力、多勤奋,他只是一有空就手捧书本读。他透过书本读他的村子,读沁源的乡民,读太岳山外的世界。
郭天印部分作品
郭天印辗转在沁源的几个乡村中学当了五年语文老师,他教学生如何读书,他是学生们读书的榜样。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走出了大山。
20世纪80年代,郭天印成为山西人民出版社的编辑,一年以后又成为新成立的北岳文艺出版社的文学编辑。郭天印回忆当年说,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作家,与多年从事编辑工作密不可分。
读书人,很容易读成书呆子,读成文弱书生。郭天印却把自己读成了“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他明确表示辛弃疾的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他对宋词之最爱。郭天印欣赏辛弃疾,他自己岂不也是一位豪侠仗义之士?他的家乡沁源县在抗战时期是太岳区***机关所在地,还创造了“沁源围困战”的光辉战例,延安《解放日报》发表《向沁源*民致敬》的社论,称赞“模范的沁源,坚强不屈的沁源,是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一面旗帜,是敌后抗战中的模范典型之一”。沁源人血脉里流的是忠贞不屈的血液,郭天印自带有一种天然的大丈夫之气。
20世纪80年代中期,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郑成功》第一卷,作者是三个北京青年。然而,写完第一卷之后,这三名作者一个去世了,一个出国了,只留下一个兰爱新又因车祸住院了。出院后的兰爱新拎了两大包有关郑成功的资料,希望能与郭天印合作,把《郑成功》第二卷、第三卷书稿写完。80万字,从年写到年,直到年出版。九度寒暑,三番易稿,这部作品让郭天印真正完成了从文学编辑到一名作家的转型。
《郑成功》让郭天印真正完成了从文学编辑到一名作家的转型
作家无论经历怎样的际遇,他走过的每一步都不会徒然。因为文学是一盏内心的灯,在隐秘处引导着他走向思索与发现。历史可以催生文学,文学让历史如彩练腾空飞扬,
就如苏轼在赤壁写下《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一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