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金伟
守正创新、传承发展,是对这十年来我国中医药发展的生动概括。十年来,更多中医药创新成果问世,更多人信任中医、放心用中药。
传承岐*薪火、弘扬国医精髓,是这十年来我国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主旋律。如今,中医药已传播至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医生”的“中”字有了更深一层含义。
“老方子”焕发新活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去湖北省武汉市支援抗疫的路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璐琦思索着一个问题——自己所带领的首批援鄂国家中医医疗队不仅要利用中医药完成救治任务,还应充分总结经验,创新理念,通过这次新冠疫情防控,促进中医药的发展。
“不仅要让民众满意,还要让学术界信服。”承担援鄂任务的*璐琦有着3个身份:首批国家中医医疗队领队,国家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专家组组长,科研攻关组组长。他说,以药为抓手,是能把中医药抗疫的理论、临床疗效及科研综合在一起的。在援鄂之初,一项研制新冠肺炎中药新药的计划随即开始实施。
该医疗队在医院南一区后,以前期确定的“四证四方”为基础,制订了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临床方案,经过一周时间的临床实践和总结,确定了治疗新冠肺炎的核心方——化湿败*方。
该方围绕新冠肺炎“湿*郁闭”的核心病机,由《伤寒论》的麻杏石甘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藿香正气散、《金匮要略》葶苈大枣泻肺汤等多个经典名方化裁而来,纳集生麻*、杏仁等14味药物,可用于对温病三焦辨证论治。
研发一种新药,仅凭理论还不够,还有赖于临床研究、药物工艺研究、药效研究、安全性研究等,因此往往需要多个团队协同攻关才能完成。“中医药重在实践,疗效就是中医药的生命力。化湿败*方的疗效得以确认,给了我们极大的信心。我们随即开展了药学、药理学、*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整个新药研发的过程紧张而有序。我们边救治,边研究,边总结,最终获得化湿败*颗粒的临床试验批件。这也是我国首个获得临床试验批件的新冠肺炎中药新药。”*璐琦对此不无欣慰。
在波澜壮阔的援鄂战“疫”中,中医药助力抗击新冠疫情让更多人看到了传统医学的价值。今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卫生组织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专家评估会报告》,明确肯定了中医药救治新冠肺炎的安全性、有效性,鼓励世界卫生组织成员国考虑中国中西医结合模式。
应该说,用现代的、科学的语言来讲明中医药疗效,可以让更多的人理解、接受中医药,让中医药更好地融入现代科技,更好地走向世界,也可以让更多的人去分享中医药。
“中医姓中”,也服务外面的世界
化湿败*颗粒是将中医药抗疫理论、临床疗效以及科研综合在一起的一个物化载体。该药物能获批上市,说明了中医在这次战“疫”中所取得的临床疗效和积累的科学数据得到了充分承认。如今,世界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化湿败*颗粒作为“中国方案”之一,在海外推广应用后,必将提升我国在全球抗疫工作中的话语权,促进中国抗疫经验在世界各国推广,助力全世界早日结束疫情。
今年1月,应柬埔寨卫生部邀请,*璐琦率队访问柬埔寨。访问期间,*璐琦代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柬卫生部签署关于向柬派遣中医抗疫医疗队的相关协议。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国际合作重要指示以及去年11月15日中柬两国总理视频会晤成果的重要举措,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中柬两国抗疫合作,同时也推动两国在传统医药领域的交流互鉴。根据协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柬派遣一支中医抗疫医疗队,这是中国国家层面向国外派遣的首支中医援外医疗队。
该医疗队领队、中医院副院长徐凤芹介绍,医疗队共计16人,分别来自中医院与安徽省中医院,开展为期1年的援柬抗疫医疗任务,主要依医院开展中医药诊疗活动,包括向柬方介绍、推广疫情防控中国经验,应用中医药救治新冠患者,提升柬埔寨应对疫情,尤其是应对疫情大规模暴发的综合能力;同时,积极开展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诊疗活动,加强当地医务工作者及民众对中医药的认可度,进而推广中医药文化与技术,并通过义诊、咨询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柬埔寨医疗卫生水平。
医疗队医院第一个*府间中医门诊——医院中医科。当地患者的顽固性咳嗽、老年多病共存、常年腰部疼痛、消化系统与心脑血管疾病等常见顽固性疾病经过中医疗法治疗得到了较好缓解。
“前期,虽然当地人对医生友好,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认可中医。随着中医独特优势逐渐显效,许多当地患者前来就医。”徐凤芹介绍,柬籍患者比例从开始的10%增至30%,复诊率指标达到24%;当地*府将中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和饮片颗粒剂纳入当地医疗体系,前期仅能开展针灸和中医手法,到目前已增加到13项诊疗技术。“‘中国医生’成为柬埔寨民众对我们的亲切称呼。”徐凤芹说。
“走出去”进阶至“走进去”
中医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办公室主任徐峰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家里长辈们背方歌、制药材、外出给邻里们治病。他最早知道柬埔寨,还是源于家里长辈口中曾提起的西哈努克亲王。看过《真腊风土记》后,他对于柬埔寨这个陌生而亲切的国度有了新的认识。此次参加援柬埔寨中医抗疫,让他对中柬友谊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徐峰再次见到柬埔寨老朋友胡庭的时候,收到对方一份礼物——一株完整的野生穿心莲。“野生穿心莲在中国几乎已经绝迹,基本都是人工培植的植株,而在柬埔寨,还有大量的野生穿心莲,这对于药物研究具有特殊的价值。”徐峰介绍,几年前,胡庭作为柬埔寨卫生部推荐的学员,在中医院接受为期30天的中医药主题培训,他们从那时起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来到柬埔寨后,徐峰和胡庭主客换位,后者目前在柬埔寨国家传统医药研究中心工作。胡庭热情地向中医团队介绍了当地医疗卫生和药材供应、药品生产等相关信息,积极帮助中国医生尽快适应当地医疗环境。
徐峰在国内长期负责中医药国际合作工作,医院工作10年间,共组织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班54期,学员遍布7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次作为外语与管理骨干外派柬埔寨,在团队中承担了团队建设与管理,以及对外与柬埔寨卫生部、医院、当地社团的沟通联络,通过一次次的来往联系,专家组与柬埔寨柬华总理事会等华人社团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由专家组为当地华文学校开设的中医科普系列讲座活动成为了柬埔寨年轻人学习中医、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记得柬埔寨首相洪森在中医科开科当天视察时,提出希望我们把中医技术真正留下来。我们也认识到中医药要真正地长期服务于柬埔寨民众就需要培养更多的当地人才。”徐峰介绍,中医专家组立足长远,开设了具有针对性的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班,超过名柬埔寨医生护士参加了30天的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通过学习了解了中医药的基础理论、诊疗方法等,最重要的是看到了中西医结合这一种医学发展模式在中国医疗卫生体系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此,徐峰获得感满满。“不仅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留下带不走的中医医疗队。如果说前期是中医‘走出去’,下一步则是‘走进去’,让中医药得到异国他乡民众更深的认可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