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由江苏省社科联主办,江苏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协办的“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国际研讨会”在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开展了线上线下学术研讨,为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言献策。
省社科联*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新科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江苏高水平对外开放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利用“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统领新一轮对外开放,不断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新格局;如何构建更加完备的开放型经济体制,建立并推进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改革机制,提升*府服务能力,打造优秀营商环境;如何提升自由贸易区发展活力,加速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让江苏的自贸试验区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等重要现实问题,需要广大社科工作者和智库机构在学理上钻研、在研究上探索,在实践中验证,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界思想库和智囊团的助推力作用。
省战略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志高的演讲以《锚定新目标开启新征程——新时期江苏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思考》为主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统筹“两个大局”中准确把握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深刻认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中国的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与全球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全球配置。二是履行“使命担当”中深化双向开放与开放强省建设,在江苏率先推动制度型开放,构建要素市场化国际化配置的良好环境,塑造产业、贸易、生态等为主导的竞争新优势。三是塑造“开放优势”中用好机遇融入国际经贸新规则,重点把握好RCEP实施带来开放发展新机遇,加快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变革。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张二震作了《数字经济、国际分工新格局与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主题演讲。他认为,数字技术将重塑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推动形成国际分工新格局。他分析了分工新格局下中国的优势与不足,提出“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更高水平开放”的建议。一是加快构建开放协同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在技术层面上实施开源式进步,构建开放式无边界的全产业链合作生态圈模式;二是构建安全高效的数字技术基础设施体系,加快推进以信息传递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前瞻布局数字经济领域中的重大科技项目,形成数字经济项目群,带动和引领数字经济和产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四是培育高端高效的数字经济,促进数字技术、产业组织模式、商业模式的创新。
东南大学可持续产业园区发展与规划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王兴平以《基于“一带一路”沿线中外国际产能合作的新兴节点城市及其规划研究》为主题演讲。他提出,中外合作产业园区、协同港口等各类产能合作建设项目,正在境外催生一批有特色的新兴节点城市。他分析认为,新兴节点城市大多临近机场、火车站、主要公路通道等区域型交通基础设施,或临近区域中心城市等门户地区。大部分新兴节点城市人口总量相对较小,尚处于早期成长阶段,也未编制地方城市发展规划,但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他以西哈努克市为例,介绍了中企参与当地投资开发的情况,提出促进新兴节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产能合作项目营造良好的地方发展环境、带动中国城镇化发展经验技术“走出去”等建议。
阿联酋大学商业与经济学院教授申宁以视频连线的方式演讲,主题为“从‘国际化’到‘全球化’”。她介绍了阿联酋的投资环境和国家发展计划,分析了四家中资企业的出海布局案例,认为从实践来看,中国海外投资体量与属地支持制度环境存在差距。她建议加强中企国际化研究以及成果推广与应用,为企业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提高属地*策影响力。一方面是积极发挥海外机构的资源和优势,建立多层次丰富立体的决策支持体系,拓展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另一方面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完备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多特蒙德工业大学欧洲空间规划学院教授克劳兹昆斯曼发表了视频连线演讲。他介绍了中国投资者在德国的投资、经营概况,以及“一带一路”倡议对欧洲经济带来的积极影响。他认为,欧洲不是一个同质大陆,各国的趋势各不相同,而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这一进程。与中国的合作让德国杜伊斯堡受益良多,而未来这样的城市还会更多。
省社科联*组成员、副主席徐之顺作会议总结。他说,本次会议中不同的视角交叉和碰撞,产生很多能够启迪我们思考重要的研究观点和论断。专家们结合国家和江苏发展实际,对江苏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中通过进一步对外开放来提升双循环的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很多思考,对下一步江苏开放领域工作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袁媛沈佳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