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源自古希腊文的“ethos”一词,原意是指“人格”“本质”,后来经亚里士多德的研究而发展成了一门有系统的学科——伦理学(ethics)。
伦理一词是述说一个人与其他人的关系的规范。
“伦理”在汉语中的意思则是“人伦之理”,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道理与规则,正如《礼记·乐记》中所写:“乐者,通伦理者也。”。
伦理可以是个人的、外在的、自己遵守却不知的东西,但也可以是综合了整个人类或民族的精神本质的东西。
“伦理”与“道德”这两个词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作为同义词来使用,但也会有着相互区别的特质。
一般来说,“道德”更加偏向于个人性与主观性,而“伦理”则偏向于人与人的交互性与准强制性。
此外,“道德”的标尺是善与恶,而“伦理”的标尺则是对与错。
有人的地方就有伦理,电影也不例外,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也难免要面对各种创作上的伦理问题。
在电影的发明之初,电影仅仅被视为一种杂耍的玩意儿,一种新兴的科技产品,此时电影也还未与艺术挂上钩,无论是爱迪生还是卢米埃尔兄弟都仅仅把电影当做是一种赚钱的工具。
而随着电影的发展,纪录片这种特殊的电影形式也慢慢成熟。
纪录片是通过记录世界来表现世界,那么在表现的过程中,纪录片总是会站在某一方的立场上,去维护其中的利益。
因为利益的多样性,纪录片面对的伦理问题也变得比单纯的商业电影更加复杂。
早期的社会现实题材纪录片更多的带有猎奇的色彩,比如《北方的纳努克》就是“纪录片之父”罗伯特·弗拉哈迪拍摄因纽特人用梭镖猎杀北极熊、生吃海豹等原始的生活。
其中是否因为弗拉哈迪纪录片的拍摄导致纳努克死亡的问题至今仍争论不休,这也引发了后续许多人关于纪录片创作伦理问题的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纪录片的探索,英国纪录片大师约翰·格里尔逊提倡纪录片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