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读者精华21 [复制链接]

1#

李后主选编

言论菁华

煎和熬都是使食物变得美味的方法,

加油也是。

——人生如烹调

你为什么不上清华,

是因为不喜欢吗?

——当有人问你为什么还不结婚时,你也许可以这样反问

对方迈出一步,

我会更热情;

对方退一步,

我就想消失。

——当代男女微妙而直接的感情

求知欲,

进取心,

沟通能力,

专业精神,

合作和竞争力。

——应聘者应具备的六项核心能力

人的思想五花八门,

而人的行动却大同小异。

——因为前者不承受代价,后者承受代价

思而不学+犹豫不决。

——最浪费时间的行为

人只能一活,

却可以常死。

——出自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当人第一次想到死的时候,他就已经死了。人生如衣,如此容易被剥夺

如同很多人待在一条破漏的船上,

只要水没进来,

他们就不急于逃生。

——社会心理学家汉斯·艾森

看人长处,

帮人难处,

记人好处。

——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

欺骗自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尤其是在你急于想相信某件事的时候。

——路易吉·皮兰德娄《已故的帕斯卡尔》

先把一个人的日子过明白,

才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另一个人。

——电视剧《三十而已》告诉年轻人的道理

微文大义

喧噪

周越然

苏格拉底的门生问他:“先生,师母这样聒噪,整日整夜地骂人,你怎么能够忍受?”

他答道:“我听不见师母骂人的声音。我听得见的,是风声、树声,或流水之声。”

善于藏锋

[西班牙]巴尔塔萨尔·格拉西安

不必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地尽展才情,也不应投以超过必需的精力。不可徒露学识和身价。好猎手不会撒出捕获猎物所需之外的猎鹰。

切勿总是炫耀,转日可能不会再让人仰慕。

必须随时都有令人刮目相看之处,日日出新以求别人保持期许,并永远不致发现自己才尽技穷。

动物的“不知”与人的“知”

[俄]列夫·托尔斯泰

夜晚的飞蛾扑向火,因为它不知道火会烧着翅膀;鱼吞吃钓钩上的蚯蚓,因为它不知道这会害了它。而我们明明知道,欲望一定会纠缠住并毁掉我们,可仍旧沉湎于此。

正像沼地上的萤火虫把人引入泥潭,而自己飞走一样,欲望也是这样欺骗人的。人们深陷其中,败坏了自己的生活。当他们醒悟过来,回首观望时,已看不到他们为此而葬送自己生活的那个东西的迹象了。

热情会让热情倍增

[澳]达伦·波克

如果你在交流中带着热情,而对方没有,那么一段时间后交谈就会失败。

但如果你们都带着热情交流,那么热情就会倍增。

你们俩都会精力充沛地离开。你们俩都会受到鼓励,希望在下次见面时能保持同样的心率。

不止下次,还要下次,再下次。

你的精力很重要。

与有着同样精力的人一起工作也很重要。

因为热情会让热情倍增。

孤独

[西班牙]路易斯·塞尔努达

孤独对你而言无处不在,你的一切都在孤独里。你曾多少次在那片快乐的岛屿上藏身,更好地融进生命和它的设计,带去的扰动的气流慢慢让影像和思考沉静,就像从集市带回的几朵花,花瓣小心翼翼地绽放。

有些人在生命中匆匆感知体会,他们是即兴者;也有些人需要与生命拉开距离,想看得更加完整清晰,他们是注视者。有时太过粗暴突兀,充斥着讽刺的悖论,与现在拉开距离才能理解它的出人意料,它的反复无常。

你和他人之间,你和爱之间,你和生命之间,是孤独。只是这孤独,将你与一切隔开,却不令你悲伤。为什么要悲伤?你和一切结清的账目——和土地,和传统,和人——没有一样像你欠孤独的那么多。或多或少,无论你是什么,你都亏欠孤独。

小时候,你在夜里望着天空,天上的星星像熟悉的目光,里面尽是神秘感应的深邃,太空的广袤并不让你害怕,恰恰相反,你沉醉在那值得信赖的魅惑里。远处的星群中间,属于你的星星在闪动,像流水一般透彻,发着光,像煤炭变成钻石:那是孤独之星,对太多人都不可见,对有些人却明显而有益,那里面,你可以幸运地算上自己。

学林新语

周维强

据说,有一次,外国文学专家施咸荣对钱锺书先生说,他读不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钱先生大笑着对杨绛说:“又一个承认读不懂的老实人!”

顾颉刚的读书笔记,从年到年,从未间断,近册笔记,四五百万言。

20世纪30年代,蔡尚思曾在南京龙蟠里的图书馆翻阅了数万卷书。柳诒徵馆长对蔡说:“你把那些书虫都赶走了!我做馆长,从没有人把这么多的书看完。”经过这段读书生活,蔡才觉得进研究所不如进大图书馆,他称大图书馆为“太上研究院”。

岭南画派大师黎雄才和启功先生是至交。年10月,黎请启在他新作的山水泼墨画上题字。启老题字后,加上自己的印章,印章盖倒了,当场有人提议重新加盖印章,启老略加思索,提笔写道:“小印盖倒,意为倾倒也。”

文苑品读

澳洲生活札记

施梦尝

顶着40摄氏度的高温,我来到阿德莱德青少年法庭,看到我挂着的工作牌,一个气宇轩昂的澳大利亚男子立刻走过来,说他是被指控的孩子及受害者寄宿家庭的家长。因为中介在分配工作时并没有给我任何背景资料,所以我一头雾水地看着他:他立刻会意,解释道:“家里住了5个学生,都是男孩。有一个中国孩子17岁,非常安静,不爱说话,每天除了上课就把自己关在屋里做功课或是玩游戏。家里还住了一个16岁的俄罗斯男孩,彬彬有礼,英文说得很棒,喜欢运动,经常帮我们做饭和清洁,我和我太太都很喜欢他。但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前天放学之后,他竟然到中国孩子的房间里把他狠狠打了一顿,我又急又气,拉也拉不开,只好报警。”

宣布开庭时,我看到了那个中国孩子,眼角乌青,嘴角破皮,戴着一副镜片有裂痕的眼镜,样子有点胆怯,一看就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乖宝宝。我轻声问孩子伤在哪儿了,他看着我的样子就像看见亲人一样,带着哭腔说,一颗牙被打掉了,另一颗牙断了。看着这个还算结实、个头不矮的孩子,我不禁想,什么样的孩子能把他打成这样?正想着,我看见一个一身黑色西装的男孩走上了被告席,他身材挺拔,栗色鬈发,一双冷冷的琥珀色眼睛。法官陈述了对他的指控,即袭击造成实际的身体伤害,问他是否认罪。他平静地说:“认罪。”法官问他:“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打李言(音译),就是和你住在一起的那个男孩?”他语气诚恳地说:“当然可以,法官阁下。我打李言是因为他从不和我们一起玩儿,见面不打招呼,我和他说话他也总是爱搭不理。而且我们住在寄宿家庭,就应该分担家务,可是他吃过饭就回房间,不收拾盘子,脏衣服就放在洗衣房,自己不洗,也不说请我们帮他洗,好像这样衣服就能自己变干净似的,我们帮他洗好,他连谢谢也不说。我实在忍不住了去教训他,可他只顾着自己玩游戏,看都不看我一眼。我一气之下就打了他,他竟然抱着头不反抗,我就更生气,因为他不像个男人!我一时冲动打了李言,非常后悔。我愿意当着法官阁下和寄宿爸爸的面,请求李言的原谅。李言,对不起!”

当我把这段话翻译给李言听时,李言忍不住哭了起来。他抽泣着小声对我说:“我不是对他爱搭不理,而是觉得自己英文不好,不好意思多说话。还有,妈妈从来不让我做家务,她告诉我,每周的房租澳元(约人民币元),什么都包了,让我什么都别管,安心学习。”

中国孩子无辜被打,我很心痛,但被打的理由更让我有说不出的痛心。我不知道一些父母千辛万苦、节衣缩食送孩子出国读书的初衷是什么,如果仅仅是为了把书读好,不屑于了解当地文化,不去与人沟通交往,不明白分担责任,遇到暴力不会反抗,这样的留学又有什么意义?

写作的奥义

和菜头

在中文写作中,要尽量避免过多使用“了”这个字。首先,在正式文告、通知里,“了”字会破坏文体风格,显得不够专业、严肃和简洁,感觉在中文水平上有问题。例如:

17日下午2点,公司召开了今年第四季度工作计划会。李总经理主持了会议,就公司上一个季度的工作做了总结,在为全公司员工部署了下一个季度的工作任务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以上有4个“了”字都是冗词,全部可以去掉,并不影响原意。相反,去掉之后文章变得铿锵有力,中间没有缓冲和停顿。召开会议就是召开会议,主持会议就是主持会议,做总结就是做总结,部署任务就是部署任务,没必要“了”来“了”去。

再比如:

当时,原告沿着河阴路南侧向东步行,路过被告身边时,看了被告一眼。被告随即起身责问原告:“你瞅啥?”原告回答:“瞅你咋地?”被告就对着原告脸上打了一拳,两个人遂发生了扭打。在扭打过程中,被告打断了原告两根肋骨,打烂了原告—块手表,价值人民币元。

这一段,除了第一个“了”勉强有必要,剩下的“了”字都需要修改,否则全文严重口语化,不适合作为公文。而且凡是大规模使用“了”字的文章,文句本身一定存在表述不清的问题。

当时,原告沿河阴路南侧东向行进,路过被告身边时,双方发生眼神接触。被告当即起身责问原告:“你瞅啥?”原告回答:“瞅你咋地?”被告遂一拳击中原告面部,两个人发生扭打。在扭打过程中,被告致使原告两根肋骨骨折,一块价值人民币元的手表损毁。

“看了一眼”这是口语,“打断了两根肋骨”“打烂了手表”同样都是口语,在公文中,出现这样的内容显得非常突兀,会影响全文风格。

其次,“了”字在语感上有一种强烈的降速作用。它的主要用途是表示状态,或者动作终了,出现在句子中间时,会严重拖慢句子节奏。例如:

他关上门,拉上窗帘,转身来到床边。

他关上了门,拉上了窗帘,转身来到了床边。

你觉得这两个句子里动作的速度是一样的吗?它们各自后面会接什么动作?前一个句子,全部是动词加名词,所以显得动作轻巧快捷,而后面一个句子加上了“了”,强调每个动作的完成和终了,于是显得动作从容而舒缓。

苏东坡有一首《百步洪》,其中有几句诗为后世称颂不已,被认为是经典的博喻,把“快”字全然写尽:

有如兔走鹰隼落,骏马下注千丈坡。

断弦离柱箭脫手,飞电过隙珠翻荷。

兔子奔跑、鹰隼落下,骏马冲下千丈坡,琴弦断裂从琴柱上离开,箭矢射出,闪电在缝隙里一闪而过,荷叶翻起,露珠从其上滑落,这都是形容快。结构上,都用了名词直接加动词,所以显得节奏非常快,读起来赏心悦目。如果加个“了”,就完全没有这种效果:

就像兔子跑了,鹰隼落下了,骏马冲下了千丈坡。断弦离开了琴柱啊,箭矢飞离了手,啊!闪电划过了缝隙,露珠掉下了荷叶。

于是,苏轼就变成了刀郎:“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我离开它的时候,就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这里倒真的需要这个“了”,瓜秧断了,思念却从此而起,绵绵无绝期。

最后,“了”这样的字,俗人最爱用,但其实它只适合大师用。比如杜拉斯的《情人》开篇: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现在的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

全文的基调在第一句话就已经定下来:我已经老了。在这里,“老了”的这个状态一直贯穿整部小说,所以,少女时代的那些经历,站在湄公河边等待渡船的时光,在那些闷热房间里发生过的往事,才拥有了一种特别的味道。正如杜拉斯随后写下的句子:

我的生命的历史并不存在。那时不存在的,没有的,并没有什么中心。也没有什么道路,线索。人们总是要你相信在哪些地方曾经有过怎样一个人,不,不是那样,什么人也没有。

“我已经老了”,这是王道乾的翻译版本,有的译者把这句话翻译为:“我已经上了年纪。”这样味道就完全不对了,前者是疯狂的文艺女青年怀揣秘密回忆终于老去,后者只是女孩子单纯地老了,甚至因为这种老去还略带着一点儿骄傲,只不过是因为做了祖母、外祖母的缘故。

这么大的区别,只是因为“了”字的位置关系,中文多么奇妙啊!

文段摘抄

○为什么我们心里有那么多怨气和委屈?为什么遇事不能平心静气,积极寻求解决之道?为什么在物质充裕、生活便利、环境舒适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反而成了“易碎品”?这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的问题。

当个人陶醉在无压力的舒适环境中时,忍耐力正在一点一点消失。例如,以前没有空调、冰箱,人们也能度过一个非常愉快的夏天。而如今一旦停电,很多人就开始抱怨、郁闷、烦躁,甚至觉得这是老天故意在和自己作对。对挫折的忍耐力低下,也是引发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

事实上,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够承受多少挫折。就像在长跑中到达极点时,你感到胸口发闷、四肢无力、两眼发黑,但只要咬牙挺住,注意加强呼吸、调整步速,经过一段距离,这些不适的感觉就会消失,这就是“第二次呼吸”。生命本就是一场马拉松,把每一次挫折看作“极点”,只有始终保持强大的意志力,才能迎来“第二次呼吸”。

——[日]卫藤信之《从“极点”到“第二次呼吸”》

●“断”即“决断”的“断”。“舍“即放弃“不需要、不合适、不愉快”。“离”即在反复“断”“舍”的实践中升华到“自在”的境界。

创立“断舍离”后,我成为一名杂物整理师,我接受很多苦恼于杂物整理的人的咨询,在家居物品的整理和无用杂物的清理上给出自己的建议。10多年里,我曾多次在日本各地举办“断舍离”的主题讲座。在这个过程中,也时常听闻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比如说,当人们长时间地进行“断舍离”的实践后,除了家里的杂物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自己的人生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断舍离”帮助人们摆脱了对现实杂物的执念,同时也在悄然无声地清理着心灵的杂物,让人们自在、自由、自我地过好当下。

“断舍离”之所以在这么长时间里受到这么多人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