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跨越国界的追光者贵州蓝天救援队援助 [复制链接]

1#

5月27日晚,贵阳龙洞堡机场,到达口。

“辛苦了!”“欢迎回家!”4位身穿天蓝色制服的队员走出大厅,等待多时的队友立刻手捧鲜花上前,他们相互拍肩、击掌,相拥而笑,天蓝色制服背后写着共同的名字——BSR贵州蓝天救援队。

赴柬抗疫援助队中的4名贵州蓝天队员

作为疫情期间首支走出国门援助抗疫的民间组织团队,北京时间4月28日晚,受中华慈善总会派遣,贵州蓝天救援队4名队员王毅、唐亮、刘杨、徐以默,与来自全国多地蓝天救援队的6名队员抵达柬埔寨援助抗疫。

凭着专业技能和志愿精神,他们圆满完成了为期15天的援柬抗疫行动,并在上海完成了14天的隔离观察后平安回家。

脚步,从未停歇

“蓝天救援队此行,主要是为医院、社区、市场进行消杀工作,帮助当地复工复产。”

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王毅

王毅,贵州蓝天救援队队长,作为志愿者从事专业救援10余年,参与过尼泊尔地震救援等任务,曾到日本进修NBC(核、生物、化学)应对技术,他也是这次赴柬援助队的发起者和现场指挥者。

其他两位男队员唐亮、刘杨、也都是多次参与国内外重大灾害救援任务的“老蓝天人”。年纪最小,也是援助队唯一一位女性的徐以默则担任了此次任务的翻译。

对于“身经百战”的他们来说,这一趟抗疫旅程的周转曲折也超过了预想。

疫情期间,国际交通物流阻碍重重,携带总价值约万余元的口罩、护服、弥雾机及部分消毒剂等防疫物资,蓝天救援赴柬援助队4月15日在北京部分集结,18日从贵阳出发,辗转广西、广州、上海多地,当地时间29日凌晨才最终成功抵达柬埔寨首都金边。

旅途疲惫还未消除,抵达第二天,4月30日,援助队便正式上岗。

4月30日,蓝天援助队在柬埔寨投入紧张的防疫消杀工作

5月的柬埔寨,最高气温达到41℃,加上暴晒的烈日,让队员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艰辛。

“我们全程背着30多斤的设备和消毒液,头戴全封闭防护面罩、身穿全密封防护服,每次喷洒完,全身湿透到像刚从水里捞上来,脱下防护服,能从裤管和袖管里倒出汗水。”晒得黝黑的队员刘杨说,在柬埔寨体力消耗大,加上饮食不习惯,一回家,最想念的就是一碗辣椒水蘸素白菜。

因为肩负使命,所以步履不停。

消杀、培训、教学……每名队员至少要承担和兼顾10余项任务,从一个消杀点赶往下一个消杀点,从一个城市赶往下一个城市,队员往往只能在车里小憩一会儿,抓紧恢复体力,无暇欣赏车窗外的风景。

在柬埔寨12个工作日里,“蓝天人”以每天超过12小时的工作量完成防疫消杀平方米,医院、医院、学校、市场、政府、军营、社区、酒店、车站等50处场所。

金边市、干丹省、茶胶省、西哈努克港、磅清扬省、暹粒省、柏威夏省、磅湛省、磅通省、特本克蒙省,行程多公里,“蓝天人”的足迹遍及柬埔寨10个省市。行动累计直接受益人,覆盖逾万人。

援助,跨越国界

收医院,作为隔离点的学校、发现了确诊病人社区,各地大型市场,“蓝天人”开展消杀的地方既是“高危”区域,更是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场所。

蓝天援助队前往金边吉不弯高中学校进行消杀,消杀面积约00平方米

“因为疫情的敏感性,柬埔寨很多地方迟迟没有复工复产,蓝天救援队的出现给当地人带去一种‘安全感’。”队员徐以墨说,在许多学校,校长会把蓝天救援队进行消杀的照片和视频发给学生家长,传递“请安心送孩子来上学”的信心。

“这10多天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刚刚开始的复苏,到有了生活的烟火气。”王毅说,虽然语言不通,但有的变化通过眼睛便能感受到。当地人,尤其是华人华侨对蓝天救援队非常欢迎,“他们都认识了我们蓝色的制服,在金边的金街,当地经营户都盼望着早点开工,争相邀请我们帮忙消杀。”

除了帮助推动当地复工复产,此次援助之行,王毅其实有一个“隐藏”心愿,那就是在国际援助的舞台上,展示中国力量的担当,实现蓝天无国界救援的突破,发挥中国民间组织的“外交”作用,增强两国人民的友好情谊。

“我们每到一处,都对当地医护人员、疾防人员、警察及社区工作者开展有针对性的防疫培训。”将正确的自我防护方法及人员、环境、器械等洗消技能传授给当地人群,不仅是“授人以渔”,也通过与当地人面对面的交流,播撒更多友谊的种子。

在当地媒体的报道中,蓝天救援队被形容是在柬埔寨刮起了一股“蓝色风暴”,这股风暴吹走了不安,留下了信任。

5月4日金边举行的捐赠物资交接仪式上,柬埔寨首相府办公厅副主任、柬民间社会组织联盟论坛主席盖里维希说:“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提出的‘丝路一家亲’民间抗疫共同行动的号召下,在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的推动下,中华慈善总会蓝天救援抗疫援助队来到柬埔寨,为我们抗击疫情提供了强有力的援助,充分体现了两国人民的传统友好情谊。”

蓝天救援队离柬之前,柬相关方表示,希望未来也能在柬埔寨建立一支常规的蓝天救援队,并一直保持密切的联系。

专业,逆行追光

其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贵州蓝天全省各地的队伍利用救援队的专业技能,参与省内各疾病发生地公共区域的防控消杀以及交通卡点、社区、火车站等重点场所的值守工作。

蓝天救援队在省内抗疫

自筹资金、自采装备、安顿好小家,转身奔赴抗疫一线。从大年初一开始,连续奋战48天,贵州蓝天救援队共出动人次、车次,喷洒消毒药品20余吨,受益户达户,受益人数达人,防疫服务范围遍及全省各市州。

“蓝天成立以来,始终以无偿为受灾人群提供人道救援和生命救援服务为己任。”仅年,贵州蓝天救援队就开展了四川长宁地震、水城特大山体滑坡等各类救援51次。

救人,是每一个蓝天人的共同理想,不过,王毅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志愿者们,救人需要经过大量的学习。

年,到汶川地震发生后,与众多志愿者一样,王毅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想参与到那场生命救援中。但是,到了汶川后他才发现,这个愿望根本没法实现。

生命总是转瞬即逝,救人需要专业的设备、专业的技能,并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能做到。

回到贵州,当年,贵州蓝天救援队组建,历经国内外专业救援课程培训,无数次省内外大型自然灾害救援,如今的贵州蓝天救援队具备了高空、洞穴、地震、水域等多领域专业综合救援能力。

蓝天救援队在省内抗疫

想成为蓝天救援队的志愿者,除年龄、可自由支配时间、和一定的经济能力是“基本门槛”外,还要通过2年时间接受诸如高空、攀爬、水下等专长救援技能学习,通过考核后成为预备队员,再经过1年观察期,思想过硬、态度积极、业务精湛,才能成为正式队员。

“有人员、有场地、有培训、有技术、有制度、有预案、有演练、有保障、有装备、有物资,方能成其为专业救援”,王毅告诉记者,贵州蓝天救援队的运作经费都是自筹,每次救援行动都是公益性质,这些年来,虽然困难重重,在共同理想的凝聚下,队伍也在不断壮大。如今蓝天救援队在全省有10多个队伍,志愿者人数超过人。

于困境逆行,为生命追光,“蓝天人”初心始终不变。

撰文: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庞博王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