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北方的纳努克如何开辟了现代纪录片先河 [复制链接]

1#
《北方的纳努克》

纪录片是我们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可以带我们抵达这个星球最遥远的角落,可以让我们深入杀人犯的内心世界,也可以带我们纵览全球遭遇的困境。

纪录片呈现出一个戏剧化的真实世界,运用了主观真实的理念,通过挑选画面和情节来反映我们的世界。

这个观点最好的例证就是史上第一部纪录长片《北方的纳努克》(年)

《北方的纳努克》

年,罗伯特·弗拉哈迪作为一名铁路勘察员到东哈德逊湾勘探,那是一块儿和英格兰岛差不多大的地方,居住着大约个因纽特人。

年,弗拉哈迪开始拍摄纽特人的生活,在失手烧掉影片第一个版本的胶片后,他决定在年重新拍摄。

这次他将镜头对准了一个叫做纳努克的因纽特人和他的家庭。

纳努克

当时的弗拉哈迪并没有料到,他其实是在开创现代纪录片的先河。

胶片摄影机发明之初,也就是年到年期间,大多数影片主要聚焦于捕捉生活的细枝末节,这一类被称作纪实新闻片。

纪实新闻片

这批早期电影引入了被动摄像的理念,将摄影机对准一场拳击比赛或是一批下班离厂的工人,并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进行记录。

当弗拉哈迪开始拍摄这部世界上首个纪录长片时,他采用了被动摄像理念并加以延伸。

《北方的纳努克》

场景和剧情经过他的设计就像在被动镜头下拍出来的一样,构建出宏观的视角来叙述因纽特族群的生活方式。

影片很快席卷了美国乃至全球,但也饱受争议。

《北方的纳努克》

尽管影片宣称真实展现了因纽特人的生活,但事实上,片中大多数场景都是由弗拉哈迪摆拍完成的。

在现实生活中,纳努克其实叫阿拉卡其阿拉克,而影片中纳努克的妻子实际上是弗拉哈迪的同居女友。

《北方的纳努克》中的冰屋

影片中有一幕展示纳努克和家人如何打造冰屋,但是弗拉哈迪那60磅的手持摄影机体积过大,无法放进冰屋,而且屋内没有光线,也会让拍摄变得不可能。

为了克制这些制约,弗拉哈迪让因纽特人建造了一个由三面墙的大型临时冰屋,这样他的摄像机才能用起来,拍摄所需的自然光也得以进屋。

就绪后,演员们开始表演铺床入睡的情景。

《北方的纳努克》

弗拉哈迪对于本片的影响,不仅仅在于让拍摄工作变得容易,他想保护正在迅速消失的因纽特文化,防止他们在与西方人接触后受到侵蚀。

但当时的因纽特人其实已经熟悉了西方文化,大多数人用他们当地的皮毛换取西方的现代衣物,用鱼叉换取枪支。

所以当拍摄纳努克捕猎海象的场景时,弗拉哈迪让纳努克使用传统的鱼叉,而不是他常用的标准步枪。

《北方的纳努克》中捕杀海象

尽管在某种意义上来看,本片是摆拍的,但影片中的确是真的海豹被真的鱼叉所捕杀,而且是用因纽特人独有的传统方式。

关于本片摆拍的另一个例子,就是纳努克带着海豹皮毛去市场交易的场景,商人向纳努克展示是如何使用留声机记录人音,纳努克靠上去想看个究竟,并试着在胶片上咬了一口。

当时的纳努克,其实已经和白人多年做生意,他当然很清楚留声机是什么。

《北方的纳努克》中交易场景

尽管许多场景都是在弗拉哈迪的指导下拍摄的,但镜头记录的事情却是真实存在的,它们反映了因纽特人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

人们很容易认为,由于《北方的纳努克》使用了摆拍,因而降低了它作为纪录片的价值,但弗拉哈迪正是以这种方式奠定了现代纪录片的基础。

《北方的纳努克》

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兴起了两种新型纪录片,都是受到弗拉哈迪作品的影响。

首先出现的是直接电影,紧随其后的是真理电影(观察式电影)。

它们秉持的理念是:在纪录片中,不管是观众还是片中人物,都不应感受到镜头的存在。这类纪录片偶尔也有画外音或内容介绍。

鲍勃·迪伦纪录片《别回头》

真理电影的特点在于,它允许电影人介入到主题创作中,这是直接电影所不具备的

真理电影的一个典范之作是年上映的《灰色花园》,这部片子记录了两名社会名媛的老年生活,她们独自住在破旧的房子里。

《灰色花园》

真理电影和直接电影,都运用了“墙上的苍蝇”风格的拍摄手法,去尝试揭露客观真相。

墙上的苍蝇(Flyonthewall):指拍摄者要像墙上的苍蝇一样,默默地观察事件的发生发展,而不去干涉,让片中的人物维持自己的生活,并当记录者不存在。

《灰色花园》

还有一些电影人尝试在电影中复制现实,但没人可以真正捕捉到客观事实。

每一次剪辑,每一个镜头选择,甚至是剧本内容的挑选,全都指向构建一种主观的叙事视角,就连镜头微弱的存在感,也会打破真实感。

《北方的纳努克》

这些纪录片也许是非虚构的,但很难说要比弗拉哈迪的作品更加真实。

世界上第一部纪录长片《北方的纳努克》不仅使弗拉哈迪获得了“纪录片之父”的称号,也开创了现代纪录片的先河,它引发的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持久讨论,至今都是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