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克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造假就能把BBC纪录片拉下神坛吗太年 [复制链接]

1#

号外

号外!史诗级纪录片《人类星球》造假!求锤得锤,BBC亲口承认!

弥天大谎!BBC纪录片神坛之位源于造假!

神级崩塌!BBC纪录片造假黑幕大曝光!

一时间,“造假”的消息把BBC的当家本领纪录片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BBC出品必属精品”的神一般存在忽然间就被造假“碰了瓷”。

前方预警,耿直BOY上线。

更劲爆的是,BBC的纪录片团队还在铁证面前大大方方地承认了,“对,确实不准确,并且还不止一两处”。

果真,连BBC也没能逃出“卖人设的十个尴尬九个崩塌”的怪圈,这次怕是要要翻水水咯~

当神制作遇上“猪队友”

要说这次的跟头,还得从年的神作《人类星球》说起。

在遥远的印度尼西亚雨林里,有一个神秘的土著部落——科罗威人,他们也是目前世界上仍保留食人习俗的极少数部落之一。

BBC把镜头对准了科罗威人的生活,在片中,他们会借助木棍搭起的垂直梯子,爬上三四十米高的大树,并且在上面造屋安家。

从远处看,树屋摇摇欲坠,这也导致纪录片播出后,很多人担心树屋的安全性,担心树屋会不会突然掉落到地上。

BBC可不是有始无终的制作组。今年,BBC2(英国广播公司第二频道)在拍摄《我与部落的一年》期间,主持人米拉德带着观众们对科罗威人树屋的担忧再次回到这个部落。

然而却被科罗威人无情的告知:你多虑了,树屋根本不是他们的家。

部落的一名成员甚至在片中耿直地回答,他们当时建造树屋就是为了“为海外的节目制作者提供利益”。

米拉德猛批“这是个天大的骗局”,还不忘帮科罗威人倒苦水“这就是为什么他们会担心,有很多人慕名而来,可能会导致房屋支撑不住,纷纷倒塌掉落。”

而米拉德也借这部片子让《人类星球》的造假丑闻进入公众视野。

有道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在实锤面前,BBC发表声明坦承错误,“描述科罗威人搭建树屋为居的内容确实不准确。”他们也强调,“年播出这系列纪后,公司大幅更改员工训练,加强员工对编采、原则和价值观的培训。”

翻旧账哪家强

世界上从来不缺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人。就着这回事儿,BBC纪录片的造假黑历史也被翻了个底朝天。

《冰冻星球》里北极熊野外生小熊的画面感人不?

——假的,动物园拍的,雪屋都是人工搭建的。

《人类星球》里蒙古牧民因为野狼袭击自己的骆驼而向其开枪的沙漠野狼孤傲不羁不?

——假的,动物园里跟训狼师过日子的家狼。

《巴塔哥尼亚:地球的隐秘天堂》里火山爆发的场景震撼不?

——假的,后期合成的。

《行星地球II》里在蛇群的围攻下鬣鳞蜥幼崽费尽周折终于侥幸逃脱的画面刺激不?

——假的,拼的,被围攻和逃脱成功的并不是同一只,也就是说被围攻的那只很有可能已经gg了。

《蓝色星球II》里遭受风暴从船上倾覆的小*鸭壮观不?

——假的,事先投放的,拍完就重新捞起来了。

……

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

有人认为,即使部分内容造假,也不妨碍最后取得的逼真效果。并表示仍然相信BBC认为BBC仍然是行业的标杆。

但也有人直言,为了向观众呈现珍贵镜头不惜造假,这不是对观众负责,而是在考验观众的信任。

一时间,舆论哗然。

摆拍or造假?

正经事专用分割线

风也跟了,旧账也翻了,对与错的问题先搁一边,我们来用事实说话。

对于北极熊事件,BBC回应称捕捉到野外北极熊生产的画面几乎不可能。旁白DavidAttenborough也解释,“如果有人把摄像机架到野生北极熊穴中,成年北极熊不是杀死幼熊,就是杀死摄像师,两者必有其一”。

对于《人类星球》里的野狼,拍摄团队称当时无法找到野生的狼,只能选择半驯化的狼来代替。

对于漂流的小*鸭,摄制组也解释称实属无奈之举,那么多年前的新闻事实了,咋找哇。

对于一度被评为“年度必看瞬间”的鬣鳞蜥逃生记,摄制组也称,“这不是造假,用两架照相机拍摄,让我们可以同时追踪鬣蜥蜴和蛇的视角。”

“这在自然历史电影制作中是很常见的,镜头是分开拍摄的,比如鬣蜥的特写镜头,让故事尽可能清晰。这完全符合自然历史电影制作的标准,而且绝对符合BBC的编辑*策指导方针,也是动物行为的真实再现。”

其实说到底,这些理由也并非不能理解。

但如果非要苛求些什么,我们也不妨看看别家。

世界上第一部纪录片《北方纳努克》不仅出现了摆拍,比例还不小。导演弗拉哈迪找来爱斯基摩人摆拍出一副吃生食披毛皮的生活状态,为了还原先辈靠自然为生茹毛饮血的生活。而在年,爱斯基摩人实际上已经穿上了拉风的牛仔裤。

就连拿过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迁徙的鸟》也运用了摆拍的手法,那只被困在原油里的鸟,其实是用巧克力浆制造的人工场景。

而在国外大火的影视制作教学节目“DSLRguide”里也提到,自然纪录片不可能%真实。

这就把第一个问题引出来了,BBC纪录片到底是摆拍还是造假,这个问题很关键。

划重点

摆拍实际上一直都是纪录片拍摄的重要手法之一,毕竟纪录片不是自然,而是人对自然的呈现。即便是技术进步的再快,也有我们到不了的远方,合理想象未必不可。

但造假却是对摆拍的掩盖,是摆拍的同时贩卖真实,是欺骗,是剥夺知情权。

这就为BBC纪录片的树屋事件盖棺定论了,造假无疑。

因为BBC拍摄的这一系列纪录片几乎没主动表示过部分镜头是摆拍来的,无论是片尾还是片中旁白。这就给观众造成这些都是野外拍摄的误解。更何况BBC常年渲染的都是摄影师如何不顾生命危险发动才智追踪真实的消息也给BBC纪录片蒙上了主角光环。

造假有错,神作无错

洗白专用分割线

树屋事件的造假不对,该罚。但BBC近年来确实在纪录片行业奉献出了无人能敌的巨作却是不争的事实。

自然片在电视领域的独孤求败让BBC萌生了进*电影届的想法,而他们也需要探索一种新的方式将他们对大自然的满腔热情和专业知识传递给更多人,于是《深蓝》就成了BBC纪录片第一次的大银幕尝试。

BBC的镜头拨开天空绵密的云层,一片汪蓝的大海出现在眼前,而这只名叫深蓝的抹香鲸也成了这个深海故事的主角。

原本无忧地生活在海底深渊的深蓝却在3岁那一年开始了“鲸生”的坎途。

先是遭遇了7.2级的强震,虽然幸免于难,却永远失去了玩伴。

随后,深蓝也随着整个家族开始了流亡之旅,与怀有身孕的母亲遭遇逆戟鲸的围攻,虽然在战斗中受了伤,但却多了一个妹妹,还遇到了自己的偶像。

深蓝在搏斗中逐渐成长,他战胜了凶残的敌人、恶劣的天气,然而他却无法阻止人类对海洋的侵略,就连最爱的母亲也被捕鲸船捕杀身亡。

从此深蓝独身一人,穿越各地海洋,战胜无数对手,成为了海洋的勇士。

但老年的深蓝在迁徙中,却再次遇到了怪物——潜水艇……

我们借BBC的镜头看到了一只抹香鲸的一生,看到了多个不同地方的海洋生物,而这一切都发生在海洋米深处。

皇天不负有心人。耗资万英镑的《深蓝》被搬上大荧幕。从3年到5年,《深蓝》先后在20个地区上映,收获了万美元的高票房,在德国和日本甚至打破了当地纪录片的纪录。

BBC也在延续着这种传统。

从海洋到陆地,这次BBC把镜头对准了南极的帝企鹅。渺小的帝企鹅在南极气候极其恶劣的条件下蹒跚前进,靠着强大的意志力,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开启了艰苦的旅行。

5年《帝企鹅日记》北美上映,顺利砍下万美元的票房,全球票房更是高达1.27亿美元。

随后,BBC纪录片一路高歌猛进,不仅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品牌BBC地球影业,也始终没有忘记他们在纪录片领域的初心。

而BBC的纪录片之所以能够达到这种震撼的程度,也绝对与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有关系。

每一处精美的画面都渗透出浓浓的烧钱的味道。

在讲述地球上的生命如何令人惊叹地生长、传承并互联详细的《地球生灵》中,不仅制作费高达万美元,BBC纪录片团队还请来詹姆斯·邦德的扮演者丹尼尔·克雷格出任旁白。

这可以称得上是很壕了。当然,BBC有钱。

BBC纪录片部门是一个独立运行的商业纪录片部门,按照商业模式运营。启动资金往往来自订金,当然大制作还需要BBC来垫付。

而BBC近几年每年的收入约在50亿英镑左右,超过7成收入是通过英国公民支付的电视执照费产生的。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BBC纪录片可以有钱随便花。

去年7月,BBC被迫取消对75岁以上老人收取的电视执照费,共计6.5亿欧元。BBC总裁TonyHall也承认,绿皮书使BBC从财务稳定转变为四面楚歌,不得不为未来精打细算。

年,BBC的电视执照费收入总计约为37.9亿英磅。大型纪录片在内的节目支出,都是从电视执照费这部分支出。

这笔钱当然不能白花。从题材的选择到团队的建设再到设备的置办以及工业化的流程,哪一处不少钱。

不舍哪有得,BBC深谙这个道理,十分舍得砸钱。

先是题材的选择上面,自然里的弱肉强食反复出现在BBC的镜头里,在残酷的生存法则下透露出的温情让人动容,而这也是BBC的纪录片能够封神的第一大原因。题材哪儿来?人找的吧。人从哪儿来?花钱请的吧。团队建设这一关的要求就不低。

另一方面,设备要跟得上。没问题,该花的就得花。

年播出的《地球脉动2》更给了观众“身临其境”的偷窥感,还让科学家发现到之前没有注意过的细节。

这是BBC第一部高清自然纪录片,画质升级到了4K的清晰度。从BBC播出的幕后拍摄花絮可以了解到,BBC的制作团队除了动用超高清摄影技术外,还使用了摄影机稳定器、无人机等设备和遥控记录技术,拍摄起来十分专业。

下面,BBC纪录片要开挂了

吐着红信子的眼镜蛇让人退避三舍,但谁能想到这却是BBC搞得一出无间道。

谁说只有人类才能两肋插刀的。间谍眼镜蛇用它装有4k摄像头的火眼金睛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一言不合就约群架的狐獴。

在狐獴的社会中,哨兵往往是最危险的职业,因为他们很容易成为捕食者的目标。但为了保护同伴,它们愿意站得更高,承担更大的风险。

间谍眼镜蛇成了哨兵狐獴的拦路虎,但小小的狐獴却没有退却。它丝毫不考虑自己的安危,用瘦小的身躯挡住眼镜蛇的去路。不断骚扰,反复试探,试图让入侵者知难而退。

最后没办法,哨兵狐獴直接拉来了兄弟们帮忙。

打群架,没在怕的。

狐獴多力量大,在凶狠的间谍蛇面前,他们毫无惧色,更让人震惊的是,在一次次无畏的缠斗中,他们甚至发现了间谍眼镜蛇的真相……

这样的一幕出现在BBC纪录片团队年的《荒野间谍》中,豆瓣评分9.4,实打实的高分之作。

只有你想不到,没有BBC做不到。

这样的间谍比比皆是,间谍猩猩,间谍小鳄鱼,间谍猫鼬,间谍白鹭,间谍乌龟,间谍土拨鼠,间谍金刚鹦鹉,间谍树懒,间谍眼镜蛇,间谍丛猴,间谍松鼠,间谍阿德利企鹅,间谍小河马……共有34种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动物世界。

而在拍摄纪录片时,BBC也跟好莱坞拍摄电影一样,有一套完整而详细的工业化生产流程。

包括开场该如何设置,每个采访的长度控制在多少秒以内,观众的忍耐极限是多长时间。而忍耐极限时间的测定是请专门的机构做受众的心理分析而得到的,甚至会精确到多少分多少秒观众开始流失。

再回归到当下的树屋事件,BBC纪录片团队或许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

Deadline是横在他们面前一道过不去的坎儿。动物的行为很难捕捉,曾有拍摄日记介绍,摄像师为了拍鳄鱼捕猎蹲守了一个月,只为了几分钟的片段。

英国《独立报》也报道称,一位摄影师说:“等了两天之后,当你什么素材也没有,只剩24小时的时间,钱已经用完了,你会有一种绝望的感觉。”

而更多的时候,摆拍则是为满足观众胃口的诉求。

此前有摄影师称,拍摄者现场的观感与观众在屏幕上的体验非常不同,“我无法忘记在沼泽地忽然遇到*鼠狼或者在约克郡的一个花园里看到了一只白鼬跳舞。但大多数观众不会满足于此,他们要求更多剧情。”

或许我们也应该适当地给予BBC纪录片一点宽容,毕竟如果没有它,我们也无法发现自然里还有这么多或可爱或温情、或绵长或磅礴的瞬间。

精彩回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